千红网
有能耐的学理科,没能耐的学文科?
长期以来,中国教育圈都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,久而久之,便成了文理科的刻板印象,并深深影响着高中生的选择。
新高考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,让这种影响更甚,乃至出现了高中的文科老师无人可教的画面。
最近,财新网发布的一则《当高三只剩一个文科班》的文章让人直呼扎心,不少网友发出“文科将亡”的哀号。
难道文科确如传言般终将走向没落?文科生的路又在何方?
文理之争,在中国由来已久。
“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一直以来都被理科生奉为“金科玉律”,而文科生则会以“学好文史哲,世事练达皆看破”进行反驳。
总而言之,二者经常此消彼长、各有千秋。
然而,2025年开年,DeepSeek的横空出世,直接让讨论进入白热化,理科的地位空前提高,文科的存续价值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。
紧接着,复旦大学校长在3月11日公开表示,复旦大学将文科的招生比例从原来的30%——40%,降低至20%。
众所周知,复旦大学作为国内文科重校,文史哲的实力雄厚非常,这次突然做出如此决定,令人吃惊的同时,也让人不禁猜测其是否在释放某种信号。
其实,不仅是中国,国际上也早已掀起了“文科倒闭”的浪潮。
据悉,全美在2013——2020年期间,共关闭了651个外语课程,除此之外,其他人文学科也陆续被缩减。
被誉为“新常春藤”的塔夫茨大学,在2022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,直接取消了将近50%的人文专业;
而比塔夫茨大学更激进的美国玛丽蒙特大学,则在2023年取消了全部文科专业;
2024年,哈佛学院取消了包括历史、文学等在内的至少20个系别和项目中的30多门秋季课程。
国内外高校的一系列举措千红网,将文科进一步推向了边缘化。
与高校缩减文科招生“交相呼应”的,就是高中文理选科了。
大多数高中生选科,首先会考虑到高校的录取率。
数据显示,广东省在2020年的文科类录取人数约为8.06万,理科类录取人数为17.69万多人,比文科录取人数的2倍还多;
河南的情况比广东更夸张,同年,河南本科二批文科文理科录取比例达到3:7(录取人数为60055人,理科录取人数为137609人),本科一批的文理科录取比例则高达1:5(文科录取15893人,理科录取81065人)。
2024年,安徽的文理报考人数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:有16.9万人报考历史科目组合,而报考物理科目组合的人数则达到了32.6万人,逼近历史考生的2倍!
这样巨大的差距,让文科的竞争更加激烈,一部分考生见状早早做好规划,“弃文从理”。
来自山西省重点班的历史老师王琳感叹道,自从实行了“3+1+2”新高考政策,本县教育彻底偏向理科,之前每个年级20个班级有3——4个文科班已然让人痛心,现在只剩一个文科班的情况更令人欲哭无泪。
除此之外,影响高中生选科的重要原因,就是就业率。
有不少学生透露,自己本来想报考文科,但是父母一致认为学文科“没前途”,毕业后不好找工作。
《202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》也佐证了父母的观点,数据显示,历史学专业的就业率为70.8%,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则高达93.5%。
不仅如此,据统计,在本科应届生起薪最高的前20名专业大多来自理科,很少见到文科的身影。
看到这样严峻的就业差,本来想选文科的学生也只好打消了念头。
当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理科,文科老师就陷入了无人可教的尴尬境地,“文科无用论”似乎在此刻得到了证实。
当然,文理选科,除了录取率和就业率,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被很多人忽略掉了。
大多数人认为,文理选科是高中的事儿,其实不然,它早就渗透到了小学教育里。
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国家正在大力发展“科教兴国”,为了站在“第一梯队”,自给自足、不受他国掣肘,我国必须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,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娃娃抓起。
郑新是一位来自河南郑州的小学教师,她向笔者透露出一个扎心的真相——为了响应国家号召,学校和老师将把主要精力放在“聪明”的孩子身上。
而这些所谓的“聪明”孩子,大多是理科好、具有创新思维的。
为了不让孩子掉队,再加上Ai的高速发展不断代替多个文科职业,家长只能极尽托举之力,从小把孩子往理科的道路上引导。
照这样说,学文科当真“一无是处”吗?
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指出:可以被技术化的东西,往往具有同一性、普遍性,技术如果不是作为辅助手段,而是作为主角来“窃夺”人文学科的位置,我们人类的个性终将沦亡。
从这个意义来看,技术是无法替代人文学科的。
当然,现在已然进入了智能时代,我们势必要紧跟历史的步伐,让数字化成为老师的助手,赋能文科教育,助力文科走向应用。
同时,为了自身发展,文科老师也可以考虑转型,将文科与理、工、医进行交叉融合,促进人文科学的重构重建,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交叉型人才。
如此方能文理并行,不失偏驳。
参考资料:
1、中国青年报:哈佛大学取消多门文科课程,文科生“错付了”吗
2、海报新闻:观澜亭|复旦文科招生比例“降至20%”,值得注意的风向标
3、钱江晚报:快看!全国各省2020文理录取比例曝光!
4、财新网:当高三文科只剩一个班|教育观察
5、羊城派:文科被“边缘化”?高考物理考生逼近历史考生2倍,“新文科”建设成新出
作者:月浅
编辑:歌
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